新闻动态
船建学院举办2019年研究生导师岗位培训交流会
供稿:研究生教务办  编辑:于淼  日期:2020-01-03  来源:学院新闻  阅读:8666

        12月31日下午,船建学院在木兰楼B808会议室举办了2019年研究生导师岗位培训交流会,近30名学院近两年新聘研究生导师参加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有副院长赵金城、党委副书记宋续明和各学科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教学副系主任以及研究生教学秘书。

 

 

        首先学院主管研究生教学副院长赵金城向各位新聘导师做了“船建学院研究生导师职责与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 的介绍,分别从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现状简介、导师职责、导师申请、招生管理、培养管理和学位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其中重点对导师的职责与使命、博士生导师考核与动态调整、硕博研究生招生安排、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学位论文评审和抽检制度进行了解读。

 

 

        接着三位研究生导师代表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培养研究生的心路历程和心得体会。船舶与海洋工程系导师代表马宁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培养研究生的几点心得。马老师提到,导师要践行“不忘初心、立德树人”,首先要起到模范表率作用;重视营造实验室良好的学术氛围、指导学生养成严谨务实的工作学习习惯;需理论结合实践、培育工程领军人才需具备的知识涵养和能力;全力支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导师还需对学生关心呵护,亦师亦友。从学术研究上要严格要求,并且注重计划性;培育实验室的大家庭意识,重视氛围建设。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之心,发现问题及时与各方通力解决。导师还应因材施教、促进每位学生的成长成才。对 “逸才”的优秀学生给予更大的学术发展空间,对基础一般的学生发挥其特长,增强其信心并树立目标。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国之栋梁、学术之星。

 

 

        工程力学系导师代表王嘉松老师也谈了对研究生培养的体会。王老师首先从自己的科研工作经历着眼,介绍了在多学科交叉且研究领域跨越较大的背景下自己指导研究生和学术生涯的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几点切身体会。首先从研究领域来说,研究应专一并且脚踏实地;基础研究应与应用研究有机结合,数值研究应与实验研究相结合,批判思维应与避免盲目相结合,创新与特色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过程培养是关键,导师应了解研究生的性格、能力和兴趣点后再进行选题,因材施教,选题应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信心,督促学生养成习惯、培养执行力,与学生一起早规划、早动手并提出高标准和高要求。做科研很苦,创新难原创更难,但机遇和挑战并存。要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土木工程系导师代表周岱老师总结了“十个关系及其处理”,从导师与学生、计划与实施、方向与选题、博览与聚焦、顶天与立地、严守与交叉、质量与效率、过程与目标、严管与放手、学术与文化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解读。此外,周老师还详细分享了多年以来指导研究生的过程培养体会。通过“望闻问切、生生面试”来进行人才选拔;通过分类选题、定期组会、鼓励参加学术交流进行过程育才,从个性化、语言表达、组织协调和集体观念等多方面来培养综合素质;在完成大量文献的通读或精读,包括阅读大师大家论文和学术专著书籍的基础上,从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和期刊论文的过程中提升全面的能力,成为具备学术能力、领导能力、沟通能力等的综合素质人才。

 

 

        最后,学院党委副书记宋续明从学生工作的角度,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几点注意事项。宋书记主要从导师立德树人的职责、几点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安全事项案例、集体出行安全注意事项、校园案件类型及防范提示等方面进行了说明。此外,宋书记还介绍了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学院的就业引导工作。

 

 

        介绍分享环节结束后,参会的导师还就自己在培养研究生中遇到的问题、对研究生培养政策制度的疑问困惑,以及听取了导师代表分享心得之后的体会进行了热烈的交流。2018年起,研究生院首次组织开展研究生导师岗位培训,同时各学院也组织开展院级导师岗位培训。今年学院42位近两年新聘的导师中,已有34人参加学校的导师岗位培训并且获得了结业证书。通过导师岗位培训和交流,希望新聘导师能尽快完整清晰地了解研究生培养政策制度,并针对研究生培养中易出问题或易被忽视的环节加以关注,期望导师代表的心得分享能帮助老师们拓宽指导研究生的思路和方法,身体力行地进行 “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版权所有 © 2014 365体育官方唯一入口(官方)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 沪交ICP备05053   流量统计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