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清晨,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学校实施闭环管理,全面启动在线教学模式。基于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经验,船建学院迅速响应,分管教学副院长杨健、薛鸿祥“逆行”入校部署管理,本科生、研究生教务办两部门联动,细化师资培训服务,落实督导巡课、组织助教跟课、安排技术培训、加强学生学业关怀,全力保障在线教学质量。任课教师坚持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屏为媒,熟练切换网络教学模式,及时调整授课节奏,沉着冷静迎接疫情与教学的双重大考。
学院教务办:化身在线“客服”,多措并举保障在线教学秩序
本学期共167门次本科课程在线教学,176名教师在线授课,5479名本科生线上听课;87门研究生课程在线教学,121位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在线授课,1543位研究生在线上课。学院本科生、研究生等两教务部门在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与全部任课老师联系,协调校内外教师迅速切换在线教学模式。为了保证在线教学与课堂教学实质等效,学院联合学校教务处和教发中心,组织老师参加技术培训、课程设计讲座;联系督导加强在线课堂听课与反馈;教学秘书化身在线“客服”,进入在线课堂巡查教学秩序,并为老师和学生解决教学难题。学生闭环管理期间需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为了避免学生缺课漏课,两教务办第一时间组织助教培训会议,为每门课程安排助教跟课,协助任课教师做好canvas在线平台教辅资源维护、学生出勤率及缺课情况排摸、课后作业反馈督促等工作。同时,两教务办采用网络办公模式,组织新教师试讲、专业分流、学生修业审核等常规教学运行管理工作。
车驰东:细化课程内容,关注学生反馈
《船舶推进系统振动》课程曾获得校一流线下课程,车驰东老师课堂上详细清晰的公式推导广受同学们的欢迎。这门课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教学目标之一是教授学生如何把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问题中。由于学生的数学类基础课程基本在大一年级就已完成,在高年级对理论知识存在遗忘的情况。课程转为在线教学后,为了一如既往地把公式推导展示给学生,车驰东老师开启电脑手机双播模式,拿起笔和草纸在“云端”讲解公式。为了实时了解学生理解程度,车老师化身网络主播与同学们展开互动:“大家听懂的屏幕上发1,没听懂的发0”。课后车驰东叮嘱学生们回看课程录像,针对同学们存在疑惑的知识点,用动画的形式重新细化公式推导过程,并发布到课程群中帮助学生复习理解。
李四平、王淼:坚守育人初心使命,用行动践行教师责任
李四平老师、王淼老师是目前在校进行封闭管理的31位老师中的一员,他们分别承担《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面向全校开班的公共基础课。面对量大面广的授课群体,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不同程度的理论基础,还要时刻掌握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李四平老师表示,《理论力学》学时紧、内容多,为了更好让同学们掌握讲课内容,在线教学着重了对例题的讲解,同时安排了课后作业帮助同学们回顾课程内容。王淼老师表示,闭环管理的当天由于是第一节的早课,他7点10分就来到学校进行课前准备,收到通知后就在一个人的教室开展在线教学工作。由于自己是第一次采用在线教学的模式,他报名参加了教务处组织的在线教学培训,并对课程板书及理论讲解模式等不断进行优化。作为在校教师,李四平和王淼都第一时间主动报名加入了“送餐天团”,每天为近3500名在校学生运送一日三餐。在一次送餐路上,他们被教学班的学生认出,在收到隔空感谢的时候,他们更加坚定了教书育人的初心。
杨健:关注学生学习成效,灵活转变教学模式
近日,杨健老师的一条关于在送餐过程中建立运输优化模型思考的朋友圈刷爆网络。他表示,用心做好每件事,用情爱护每个学生是老师刻在骨子里的“基因”,无论是对于育人教学还是科研创新都是老师们前进的不竭动力。
杨健是船建学院分管本科教学的副院长,同时也是拥有二十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在教学管理中始终推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等机制建设中反思教学本质,力求“让每一名学生更优秀”。作为拥有在线教学经验的教师,杨健直言,虽然这次教学模式的迅速切换更加从容,但是非常时期学生上课时经常受核酸检测或宿舍消杀等影响,这些对教师的教学节奏和对学生学习体验的把控提出了新的挑战。本学期杨健教授的是《工程学导论》课程,作为专业志趣培养的基础性工科课程,他通过案例教学法(CBL)、项目教学法(PBL)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在屏幕另一端的注意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工程案例讨论,引导学生对工程内涵和要求建立了解,并采用布置小组项目的形式,引导学生在疫情期间仍能通过在线进行有效沟通,紧密协作。作为接到闭环管理通知却依然选择逆向而行的老师,杨健表示,此时我们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业情况,更应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绪疏导。高校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这次疫情带来的考验是最好的课程思政案例。
何红弟:时事案例融入课堂,体验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
作为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何红弟老师本学期担任《运筹学》课程的任课工作。学校的防疫“战役”始终牵动着交大师生的心,何红弟每天通过社交软件了解学校师生防疫工作中的感人故事,并与时俱进地挖掘课程案例素材。他发现教师们用私家车为校内3万师生配送三餐的感人事迹中就蕴含了课程中讲授的线性优化的问题,例如后备箱装载就是运筹学中的背包问题。于是,何红弟从课程优化的角度,对案例讲授的素材进行了梳理。在课堂上,他启发学生将运筹学的优化思想带入到学校防疫工作当中,学生们展开踊跃的“隔空”互动,举一反三地提出核酸混检和就餐等待时间缩短也是优化的典型案例,优化后的工作流程使得交大师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更加自信从容。何红弟采用体验式的教学设计,不仅将专业理论知识生动地教给学生,同时以疫情防控工作为课程思政融入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及对抗疫一线的师生、医护人员的感恩和敬意,以及对学校早日战胜疫情的信心和期待。
高校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大考”,不仅是对教师教学适应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教学质量检验。质量是教学的根本,无论是在线教学还是线下课堂,船建学院始终坚持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原则,持续推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全面深化。未来,船建学院将把在线教学工作从应急模式转变为长效机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强线上“金课”培育,提升线上一流课程与虚拟仿真课程的孵化储备。此外,学院将继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化课程思政融入点对教学内涵的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和国家培养胸怀国家、学识扎实、素质过硬的一流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