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船建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在包玉刚图书馆举办了本学期第一期“天地交通”学术讲座,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前所长、中远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现任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海学会常务理事蔡惠星先生主讲,主题为“新时代的航运”。蔡惠星通过对航运历史的回顾,系统阐述了新时代航运使命、技术趋势和发展认识。本次学术讲座共吸引了近百名交大师生参与,讲座由交通运输工程系教授胡昊主持。
11月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同日,2021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市开幕,主题为“开放包容,创新变革,合作共赢——面向未来的国际航运业发展与重构”。习近平主席向论坛致贺信,指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情况下,航运业为全球抗击疫情、促进贸易复苏、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以进博会和北外滩航运论坛为背景,蔡惠星先生指出航运与开放息息相关,新冠疫情以来航运业发展迅猛,成长的幅度是其他产业所不可比拟的,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箱难求”、运价飙升、效率下降等问题,供需平衡遇到挑战,从而点出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即“新时代的航运”。
以世界航运发展历史为序,蔡惠星先生回顾了西方航海文明的兴起、中国历史上航海事业的兴衰、新中国成立后海运业的发展,以及新时代航运事业的腾飞,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指出中国近百年航海史,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航海人为建设海洋强国、航运强国不懈奋斗的历史,是党的光辉历史的组成部分。一部中国近代航运史,就是一部爱国奋斗史,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海洋强国不懈奋斗。
航运业发展对于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蔡惠星先生指出,航运是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航运即国运,航运强即国运强;航运是构建双循环的重要支撑,在保障贸易繁荣、全球网络化布局、万物可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航运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海运强国”、“交通强国”、“航运强国”建设都离不开发展航运;航运是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从指南针、蒸汽机、内燃机到核动力,航海技术始终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的集中体现。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之未有大变局,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不稳定性明显加剧,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双碳目标将重塑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蔡惠星先生指出以安全、数字、绿色、智能为指向的航运产业技术创新业已成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新技术的发展为我国航运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蔡惠星先生就全球双碳大战下中国的优势与压力、国内外发展情况等开展了深入分析,并通过案例形式为在座师生展示了新时代下“数据获取-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使用”的全过程。
人才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最后,蔡惠星先生与在座师生分享了自己对于新时代航运人才的理解,鼓励在座师生胸怀使命,坚持理想;努力学习,奋勇争先;合作奉献,携手共进,并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结语升华了本次学术讲座。
蔡惠星先生兼具专业知识与行业情怀的讲座引发了热烈讨论。在座师生就绿色航运、北极航线等热点话题与蔡惠星先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参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最后,交通运输工程系系主任李朝阳作总结讲话,向蔡惠星先生表示感谢,并勉励交通系的师生贯彻新的科研方向,学好知识练好本领,投入交通强国的建设中。